李克农找了一处落脚地,这里是一处酒坊,平时来往的人鱼龙混杂,因为路线复杂,离开的时候会非常方便。过几天,各界文人便会汇聚在这里召开会议。
酒坊老板看到李克农气质不俗,两个人喝酒时便问他是做什么事情,李克农看到酒坊老板并非败类,直接称是做抗日的。当时商界也不少爱国人士,这老板在报纸上看到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,对于李克农的工作表示支持,听到李克农建议将西院和东院打通,他便答应了。
不久酒坊中又来了一位一脸麻点尖嘴猴腮的家伙,一看便不是良善之辈,他来租房,酒坊老板立刻称已经注满了人,对方不死心,还问是谁那么多钱租了这么多间房子,酒坊老板见多识广,很圆滑地回答了问题。
终于那场爱国会议如期举行,王鲁彦,陶行知,李克农,巴金,徐悲鸿还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,画家丰子恺都来了,众多有志之士在这里找到同样赤诚的一片爱国热情,他们畅所欲言,纷纷表示接下来自己的作品会极力抗战事业。在会议开展的途中,有军阀来到客栈,看到那么多外地来的人落座,便沮丧大骂。
此时一个正义的发声响起,他读了一首刚刚创作的诗集《我爱这土地》,听众听到诗集激动地站了起来,这首诗发出了他们最想说的心声,泱泱大国却对蛮夷之地没有办法,这倭寇肆意横行,让他们极为愤慨。艾青这个极富有才华的诗人,年轻有为,周围聚集了很多对日本愤慨的民众,李克农趁机给大家宣传进步思想和抗日决心,众人听了热血沸腾,都振臂高呼一定要将日本驱逐出去。
很快长沙的事情传到桂林,日本采取了所谓的“焦土抗战”,大量的日伪军进入到长沙,每到一处就放火,试图以此来破坏中国人的斗志,大火烧了三天三夜,无数居民被活活烧死,损失更是不计其数。既然已经烧到了长沙,那么不久之后也会牵连到桂林,李克农虽然已经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,但是也急需看到黎明的曙光。儿子喜欢发报机,时常悄悄练习发报,李克农听到儿子练习发出“想念妈妈”的信号,毫不留情批评儿子不专心,但是真的听到儿子伤心喊着想妈妈,他也忍不住红了眼眶。
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,无数抗战人士想到这个场景就心有余悸,两万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活活没有了,进步人士黄浅斋看完报纸对未来感到深深绝望,郭沫若来看望他,坦言战争就是残酷的,道理并不深奥,但是黄浅斋却难过,国共合作失败,自己人打自己人这不是天下奇闻吗。郭沫若听了一时间也是语塞。